- 蚂蝗,中医又称为水蛭,《本草图经》称其为蚂蟥,曰:“水蛭生于池泽,今近处河池中多有之。水蛭即蚂蟥,蚂蟥即水蛭。”水蛭具有嗜血的特性,其入药首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中医认为,水蛭味咸、苦,性平,有小毒。归肝、膀胱经,具有破血通经、逐淤消症的功效。
中医认为,急性乳腺炎系肝胃两经气郁化火,火毒炽盛,乳络不通,不通则痛。表现为红肿热痛。用水蛭放在局部,一具有物理降温作用,通过物理降温以除其热,解其毒;二借助其吸血作用,起到破血逐淤,疏通乳络的作用。乳络既通,通则不痛;三其吸血的结果也即局部放血,局部放血能消其肿。所以,水蛭饱了,乳疮好了,道理就在于此。 原来,蚂蝗因为吸人、畜的血,所以常被当成害虫。特别野外工作的人都十分憎恶这种虫子。可是,也正是它吸血,在前苏联医学中补建议充当“吸血医生“。当病人患脑溢血时,让蚂蝗吸收后脑勺和尾骨的血,这样就能减少远处器官的充血。再加上蚂蝗的分泌物——水蛭素,能有扩张毛细血管的物质。